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大唐政变生存指南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人举杯数次,宾主尽欢而散。

郭元振已喝得酩酊大醉,趴在桌上起不来身,还是洛北把他背到了马车上,才回到都督府。

但一进都督府的大门,郭元振就一扫席间醉态,坐直了身子:“到我书房来,我还有几件事情要交代给你。”

洛北自当从命,免不了一笑:“大帅这装醉的本事真是炉火纯青了。”

“和他俩喝,喝到明天早上也喝不出结果。我这里事情又那么多。”郭元振也哈哈一笑。

书房里一片寂静,灯火都熄灭了。洛北点了根蜡烛放在桌面上,正好看到一封写着“洛北亲启”的信。

洛北不由得拿了起来:“这是?”

“解御史托我给你的。”郭元振一面换下厚重的外袍,换上家常的棉布直裰,“你拆来看看。”

洛北拆开信封打量一眼,烛火明灭,照见他脸上一片五味杂陈的表情:“这是……伯克的信?”

郭元振听他以“伯克”称呼阿史那献,又见他脸上一片复杂,便知道自己之前的猜测都是真的:

“伯克”一词,在突厥语中意为“主人、老爷”,是亲族和奴仆尊称自己族长的用语,不是亲生儿子称呼父亲的——也就是说,在此之前,阿史那献本人恐怕从未承认过这个儿子的存在。

“去年朝廷下旨将阿史那献自崖山召还,他一路辗转。月余前才到长安。解琬那时已被任命为北庭都护,又恰好正在长安。北庭都护府统辖的部族和土地多为兴昔亡可汗家族的旧部和故地。故而解琬登门拜访,向他求教北庭事务。他二人言语间提到你的名字,阿史那献才知道你还在人世。”

洛北低垂眼眸:“当年和伯克分别时,我才七岁,一晃眼,十来年过去了,难为他还记得我……”

郭元振轻轻叹息一声:“其实,阿史那献听闻你的消息,欣喜若狂,本要托解琬转交些东西给你,都被我和解琬一口回绝。他初回长安,不宜横生枝节。”

他顿一顿,温言宽慰洛北道:“我想,虽说他不肯让你叫他父亲,但是,你之所以能成长为精通骑射、通晓阿史那家族诸般人事典仪的‘乌特特勤’,其中多少还是有阿史那献躬亲抚养,言传身教的功劳吧?”

洛北张了张口,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头:“是。”

郭元振只想确认他的身份真假,却不想带出他的这段伤心往事,见他心情低落,也不在这上头纠缠。

他从抽屉中抽出一份地图,铺在桌上:“酒宴上姚相公说要去附近归附的部族走一走,你常在草原上行走,熟悉他们的情况,不妨说说你的想法?”

自贞观年间起,陆续有突厥、回鹘、吐蕃、吐谷浑等部被安置在凉州附近。这些部族彼此语言不通,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常有大大小小的摩擦。自洛北到了郭元振麾下,郭元振就把这些事宜委托给他处置。

洛北圈了几个中小型的部族:“这几个部族归附时间有长有短,但都民风淳朴,对外人也报以开放的态度,可以作为选项。”

郭元振点了点头,又在地图上补充圈了一片地区。

“吐谷浑?”洛北有些迟疑,“吐谷浑首领不是应当在灵州吗?姚相公何必跑到凉州来见他们?”

吐谷浑部族是世居辽东的慕容鲜卑之后,在太宗贞观年间因不堪吐蕃欺凌,率部归附大唐,搬来了凉州。到了高宗年间,朝廷在西北对吐蕃用兵,就让吐谷浑部族回到了故地,以为接应。

但大唐最终兵败吐蕃,吐谷浑也不得不仓皇逃出青海。大唐又把他们安置在灵州。

郭元振笑了:“你忘了,吐谷浑部族的祖陵‘大可汗陵’是在凉州。这些日子正是吐谷浑部族洒扫祭祖的日子。姚崇此来必然与吐谷浑有关,只是一时之间,我还没有想到他的真实目的……恐怕你得放聪明些,倘若他不肯亮出底牌,就不要带他去那里冒险。”

洛北轻轻一笑:“我还以为女皇派姚相公到灵州来是为了迎回被扣在突厥多年的淮阳郡王武延秀呢?”

淮阳郡王武延秀是女皇的侄孙,当年,为了联合默啜共击契丹,女皇把这个姿容秀美的侄孙派去了突厥和亲。

可武延秀一到突厥,默啜立刻翻脸,不仅把武延秀扣押在突厥,还说他是要把女儿嫁给太宗皇帝的子孙,怎么可能看得上武家的男人,又以此为理由,入侵武周,甚至一度打到了女皇的老家北都太原。

郭元振见他笑得狡黠,不由得敲了一下他的肩膀:“你笑什么,当我不知道默啜入侵时喊的‘何不归我庐陵王。’的口号是你乌特特勤写的吗?”

洛北没想到郭元振对突厥国内事务如此熟悉,只得敛容正色道:“淮阳郡王不知道不就行了。我在突厥的时候,那小子隔三差五地就要找我喝酒,喝着喝着,就一边哭一边喊着要回家的事情。不瞒大帅,他的突厥话都是我教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