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怪不得这些贵人好奇,实在是莘凝这样一个生面孔太过显眼。
能参加皇后娘娘千秋晚宴的人,必定都是在朝中有名有姓的。
每次宫中宴饮,能有资格来参加的也就是这些了。可这回却混进来一个打扮的平平无奇的小姑娘,这就让人不得不注目了。
看这位生面孔,年岁不大,身边虽然没有长辈照拂,可气度沉稳。身后跟着的还是皇后娘娘的宫女。难不成这位竟是皇后娘家的晚辈吗?
这么一想,各位夫人心思开始活络起来。若这位真是皇后娘娘的晚辈,再加上她这幅相貌,只怕回去之后要迎来不少说亲之人呢!
莫名觉得周围人的视线好像变得更加热情,莘凝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直到皇上与皇后驾临,莘凝才从这种莫名奇妙的气氛中解脱出来。
借着行礼的间隙,莘凝悄悄瞄了一眼这对天下最尊贵的夫妻。
皇上看着很是威严,一点儿也看不出湛钧说的平时很爱和下属闲聊的随和模样。
相比之下,身边的皇后看着倒温和许多。
叫起之后,莘凝坐回位子,飘移的视线不经意间与侍立在皇上身后的湛钧对上了。
抿唇微笑着眨眨眼,莘凝很快收回了视线。
今儿这场说是家宴,可除了后宫的妃嫔和皇子皇女们,还有几位朝中大臣的女眷。
到了献礼时,从年长的皇子依次向皇后献上寿礼,吉祥话更是不重样的往外冒。
莘凝眼看着连不过五六岁的小皇子都能口吃流利、感情真挚的念着祝寿诗,心里对这些人精一样孩子感慨极了。
虽然来之前已经吃过东西了,可莘凝还是时不时的会吃上一口点心、水果之类的,间或端着茶盏润润唇,倒是不敢多喝。
这样悠闲自在的模样落在上首几人眼中,对莘凝倒是更加看好了。
献礼结束后,早已排练多日的歌舞登场了。
不得不说,宫中的歌舞就是非同寻常。
莘凝满眼新奇地观赏着歌舞,视线飘向坐在前排的一个宫妃身上。
看着那张和贾宝玉莫名有些相像的脸,莘凝猜出了这位妃子的身份。
像是感受到了莘凝的视线,贾元春转过头,看了过去。
盯着人看被抓包了,莘凝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反倒是笑意盈盈地举起茶盏,遥敬了一杯茶。
贾元春一愣,虽然有些奇怪,可还是拿起酒杯沾了沾唇角。
对于不知道底细的人,保持基本的礼貌还是很有必要的。
贾元春知道自打靠着太后得以晋封之后,就成了宫中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尤其皇上还给她赐了这么一个封号,那就更加碍着别人的眼了。
自从进宫之后,贾元春一直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纵使母家再是威风又如何,进了这宫还不是要做小伏低。
这次的加封,贾元春莫名觉得心中惶恐。
历来妃嫔们只要进了宫,除非死了才能被抬出宫墙。可这回皇上竟然让这些新晋封的妃子可以回家省亲,这可以闻所未闻的事!
已经许久未见过家人的贾元春,一边在心中期盼着这次的省亲,可又怕这天大的恩宠之后,是不是还暗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危机。
面上笑得端庄大方,贾元春心里的苦涩却无人能诉说。
一口饮尽杯中酒,冰冷的酒液入喉却带起一股灼烧感。
想起日前老太太托人传的话,贾元春已经犹豫了好些时日。
事关贾宝玉的亲事,贾元春不能不慎重考虑。
她唯有这一个幼弟,自小又是她看着长大的,贾珠去后,宝玉就是二房唯一的希望了。
可惜的是,听母亲说,宝玉天真率性,不喜读书又不懂庶务,这样的性子,为了以后的前程考虑,势必得找个得力的妻子才是。
在这件事上,王夫人和老太太又产生了分歧。
贾元春看似在欣赏歌舞,实则心里又一次对比起两位长辈对宝玉未来妻子的选择了。
按王夫人的想法,自然是薛家姨妈的女儿更为亲近,性子和宝玉也更为互补。
虽说薛家比之以前是落魄了些,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薛家积攒几辈子的家底可还厚着呢!
若是宝玉能和薛宝钗成亲,二人也算是知根知底,门当户对了。
可是老太太对此却又是完全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