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岁岁今朝 > 第34章 国子监

第34章 国子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倒也是。

李意清收敛了几分脸上的笑意,转而严肃道:“既然先生知道我有意在城南开办书院,我就不藏着掖着了。”

她起身,双手交叠,恭恭敬敬朝周太傅行了一个学生礼。

“学生此番前来,是希望先生光临书院,领学正之位。”

周太傅静静地看着她的大礼。

“你的意思,我已然明了。”周太傅并未直接答应,而是叹了一声,“可是我已经六十又七,实在没有那个精力了。”

李意清看着周太傅,语气肯定,“先生惜才爱才,这不是原因。先生有何顾虑,不如直接告诉我。”

周太傅抿唇。

他致仕前是太子太傅,致仕后虽然无心朝政,但是此刻贸然接任了风口浪尖上的学正之位,怕是会有人利用他攻讦太子。

毕竟在外人看来,李意清所行之事与太子李序泽,并没有什么分别。

他的这些顾虑,难以讲出来。

私心而言,李意清有朝一日会主动想要做好这件事,他的内心深处是欣慰的。

他看着李意清道:“你的这一份心,我记下了。然此时多事之秋,待明年开过春来,再告诉你我的回复。”

现在书院还处在起步阶段,最早也得明年夏天,才可能步入正轨。

周太傅没有一口回绝,已然是一个好消息。

李意清见好就收,微笑道:“先生愿意考虑,意清已然很是满足。意清代未来的学子向先生道谢。”

周太傅摆了摆手,瞧了眼天色,留着李意清和元辞章一道用了午饭。

午饭后,周夫人还想留两人再陪周太傅说话。

李意清还有事,和周夫人再三致歉,方才离开了周府。

门外枣树的枝桠上,一直觅食归来的鸟儿绕树彷徨,落定后目眺远方,像有心事。

*

周府出来后,李意清的心平稳了很多。

周太傅既然心中并非无意,那么日后只要书院开起来,光是靠着周太傅这个活招牌,都能引来无数学子。

两人回到马车,准备往国子监而去。

国子监离皇宫很近,内设国子学、太学、广文馆,还有一座巨大的藏经楼。

今日朝臣休沐,可学生依然在听书上课。

广文馆内,读书声阵阵。

有人注意到了两人,走上前后,认出李意清和元辞章。

“殿下和驸马今日来国子监所为何事?”

眼前的五经博士大概四十岁左右,看着很是不苟言笑,见礼之后,出声问道。

李意清微笑道:“不知方不方便,看一眼国子监学堂?”

眼前的五经博士虽然不知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自然方便,不过眼下微臣还有经书要讲,便让辞章带你转转吧。”

*

元辞章在国子监学习六年,对其自然是熟悉的。

他首先带着李意清走到了现下空着的讲堂。

国子学作为最高的学府,其学堂堂陈设大方典雅。

即便现在空无一人,也能闻到室燃熏香。

学堂中八张桌椅,两列排开,一列四张。

除却四书五经明经要义,这些学子还有一定量的六艺要学习。

李意清围观了一圈棋室和乐房就消除了教授六艺的心思。

一则,名师难求。

二则,书院开办初期,万事皆在摸索,难以有足够心力做好这些。

三则,书院不比官宦学府,随身带着书童洒扫,他们日出而至,日落后,多半还有家里的杂活需要做。

一切从头开始,只能先挑最紧要的来。

“伙房是必须要的,此外再值一些人手,做做洒扫的活计。”李意清对身边的元辞章道,“不过第一年入学之人大多都尚是需要启蒙的孩童,以后做的久了,还需要顺着往后延申。”

州学中会将学子分作甲乙丙丁四个书堂。根据他们的能力调动,一般不出意外,甲班便是要上考场的那群。

元辞章明白了她的意思。

因着启蒙孩童,故而此刻求师,不需要他才学渊博,也不要他功名加身,只需要人品好,便可试着一用。

也是无形中削减了寻找讲授学官的难度。

后面时间充裕了,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寻找下一个阶段要用的先生。

不过要想等城南书院养出能上考场的学子,少说也是数年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