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此去经年 > 第61章 难题

第61章 难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带兵将领入京先要去皇宫拜见皇帝,顾子殊便先行去了皇宫。

皇帝也体恤将领久未归京,准许先行归家省亲后再进行晚宴。

随着一行将领归家的还有圣旨与封赏,此番穆老将军请求告老归家,皇帝亲口准予,所赐的赏赐自然是最多的,连带着几位尚在京郊御林卫的穆家子弟都各有提拔,前几日才回北疆的穆子期自然也是圣旨一路追着归去的。

有穆家此番重赏在先,其余各家的赏赐也都可圈可点。

但京城都知道此刻关切的焦点在哪里,而顾子殊一进京便入宫交了虎符。而那日又留至最晚,众人不经想起这几日京中盛传的换帅传言,北疆方才安定下来,若是真如传言所说,不免叫人心寒。

京中各类揣测之声在晚宴前夕达到顶峰。等到宫门大开,赵云昌在长阶前躬身迎客,底下众人俱是俯身回礼。心中则是各揣着各的猜疑。

宫门既开,众人往里走,便就开了宴。

宴席上顾子殊的位置迟迟不见人影。这也不能怪众人多事,顾子殊的位置就在主位右首处,现下位置已七七八八坐上了人,空着的位置本就显眼。

终于,又过了一炷香工夫,顾子殊一袭紫衣官袍姗姗来迟,身形挺拔,衣袖翩飞,尤可见当年故事里御马边疆的少年郎身影。

而此时在他身后五步距离……那少年人五官如玉刻般,身着翠青色官袍。此刻与顾子殊一同前来,年岁还只有这么大的,一点也不难猜。

宴席的气氛在此刻忽而一滞,交谈声瞬间小了下来。

那轮椅无论再怎么华贵,这样的少年人用都只是碍眼的。让人看了总是心里一紧。

顾一弘被侍从推到桌前,椅子早早被撤下来过。侍女上前倒了茶水——他面前装的不是酒水,桌上点缀的点心乍一看与旁人桌上无异,但顾一弘自小吃惯了宫中点心,他看得出,左右只有他这盘是撒了干桂花的。

有些体贴过分了,这么大的宫宴,他不过末品小官,纵使靠着家世显赫,此番也更有权贵在先。这体贴有种熟悉感,顾一弘盯着盘子上的纹饰,总觉得下一瞬自己抬起头,会对上一双眼。

那人会突然扬起笑脸,冲他忽而眨下眼。

但他抬起头,没有对视,他瞥见了赵云昌旁的那张桌子,却坐的不是那个人。

空落感在心堆积着,随着血液被泵到全身,他又垂下眼了。

皇帝走到堂前来,众人立刻敛了声。

有些封赏今日特地拿到宴上来说,为的就是布告京城,以示恩典。

穆老将军自然列在首位,老将军意图告老还乡,皇帝念在老将军为国戎马一生,如今年岁已高,实在不宜奔波劳累,便恩准了,又赠了些钱帛之物,以慰晚年。

大太监宣读完这一份圣旨,递交给上前接旨的穆老将军。

接着拿起下一份。

“顾一弘上前听旨。”

顾一弘坐在轮椅上,身子忽而一僵。还是身旁的人眼疾手快给轮椅推出了桌前,扶着顾一弘在准备的软垫上跪下。

顾一弘忽而感觉到耳边一阵阵的耳鸣,大太监读旨意的话断断续续,就算听清了在脑海里也分辨不清。

他想起早些父亲进宫一趟,回府后像是卸下了什么,母亲眼角的皱纹深了深,像是加深了笑意,还有赵闻朝眼下两个月都没散去的乌青……

安宁的日子,似乎原本就很难在家人的安稳之中平衡,所以才常常觉得亏欠。

“顾氏长子,未及弱冠从戎,仗剑出玉门。两载戍边,大小五战皆捷,破敌首功七次,西陲烽燧赖卿以靖。然天不假年,去岁遭胡虏流矢所伤,虽经太医署施针砭之术,终损胫骨之疾。

今念卿忠勇可嘉,特赐金疮圣药十匣、虎骨木瓜酒三十瓮。准卿卸甲还朝,归京修养,另行高职。”

顾一弘叩下头 ,在一片湿意的眼眸中,念道:“谢陛下隆恩。”

赵闻朝到江南的路不算好走,字面意义上的,不好走。

贺老在江南文坛也声名显赫,贺家算得上名门望族。贺老骤然陨世,无数书生心中为之大惊,等缓过神来,无数书生聚集起来,要求为辱没贺家祠堂一事,向官府要一个说法。

万千书生走上街头,导致市不能开,路不能行,百姓苦不堪言。

赵闻朝也正因这个被拦在路上。

韶春见着这马车走走又停停,不时前方还传来有闹事的嘈杂之声,忍到现下已经耐不住脾气,愤然起身。

赵闻朝举了举手里的折扇,往下点点示意他坐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