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伙斥候方探查过明日行军之地,直到入夜才悄然回来。军营里的将士们今日操练已毕,大多已歇息下来,四散去饮食、沐浴。几个小兵聚在一起,围着个曾作过秀才的,托他代写家书回去。
几个斥候约着去河边洗浴,阿望急着看家中寄来的信件,便独自留在帐中。
他略识得几个字,看得断断续续,却也猜得出信中所写——
姐姐生了小外甥,是个男孩,母子都好。
都好,都好。
阿望放下心,只是可惜他不认得小外甥名字的那两个字。他唯可惜这一件事。
阿望仰躺在草垛上,心里自战事起后少有得宽阔畅然起来,便从手边抓起一片小小的草叶,搁在唇边吹了起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草叶吹出的乐声并不比名贵的器乐差,也那般空旷渺远,在夜色中显得极为通透幽妙。远处渐渐响起踏歌之声,歌唱之人听上去是个女子。阿望有些惊讶,便放下草叶,坐起身来。
那女子衣着简单而贵重,乐声停下也依旧踏着刚才的拍子缓步而来。她身后跟另一个女子,不知怎么却穿了一身男装。
那女子缓步走至他面前。
“你会吹草笛?”那女子颇不客气地说道,“再吹一首《蒹葭》吧。”
女子看上去与他年纪相仿,满身的皮肉未受过风霜半点磋磨。阿望不知道这样的一个女人为何会出现在军营之中,可所幸《蒹葭》他知道曲调,便点点头,缓缓吹起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女子轻柔地和着乐声轻轻哼唱,阿望在她小小的声音里难得地觉出宁静,便将一首《蒹葭》完整地吹了下去。
一曲结束,女子似来了兴致,又道:
“你可会《卷耳》?”
“姑娘要是想听,不如自己吹。”
阿望有些不耐。
谁知那女子果真一笑,却从怀里取出一枚陶埙。陶埙轻小,在她未染的唇边呜呜地响起来,埙声空茫而宁静,在庆州宽广的夜空中幽幽响彻。
“如何?”那女子问。
阿望有些吃惊,坐在草垛上不知所措地看着她,草也已不知掉到何处去了。他到这时才想起问她,说道:
“姑娘是什么人?”
女子想想,只道:“吕宥的亲戚。”
吕将军的亲戚,定也是位读过书的小姐。阿望忽然想起怀里的信,匆匆取出来,指着其上问她:
“姑娘告诉我,这两个是什么字?”
女子只轻轻扫一眼,便说:
“这两个字——‘程满’。”
“原来叫阿满啊!”阿望欣喜道。
“你的……外甥?”她扫一眼信纸,又道,“你是斥候?那在军中应当不算危险……兴许不久就能回家了。”
阿望奇怪地看她一眼,只说:“战场上哪管这些,你未免太单纯了些。”
“就像明日——我既探出明日两军许要会合至落隼隘,而只要炸了那关隘,色然兵便再难南下——我已在落隼隘的山石中塞满黑火,因而明日便一定是由我去炸那隘口——如此,我明日在黑火里丢了性命也说不定。”
“为何非是你?”
“我探出的路、我选出的计策,到时若因我之故令旁人丢了性命——岂不罪过?”
“打仗本就是这样的,生死有命、刀剑无眼,”一旁那个男装女子终于开口,便冲那女子道,“小姐亲自来一趟庆州,便都能明白了。”
“我从未想过人命是如此脆弱不堪的东西,”女子缓声道,“到了命数耗尽之时……许一句话都来不及说完。”
她又将陶埙搁在唇边,轻轻地吹响一支长安小曲。
埙声渺远。
*
“色然人夜袭了!色然人夜袭了——”
号角乍响,嘈杂喧闹之声令闻凇猛地一惊。她手中陶埙跌落在草垛上,心脏在胸膛里凌乱跳动,空气中满是火把燃烧的火油气味。
辛晚楼已拔刀护在她身前,听闻便一点点往响声传来之处移动。将士们正纷纷套起甲胄,在火光最盛处集结。
“怎么了?”闻凇问道,声音犹带惊喘。
辛晚楼正要开口回答,一支飞羽箭毫无征兆地朝她眉心袭来。她瞪大双眼,不知春猛地一挑,将那羽箭一刀斩断。
她猛地拦住闻凇,朝她高声喝道:
“有色然人,跟在我身后不要乱动!”
阿满从草垛上一月而下,匆匆往军帐处跑去。他在帐篷里草草捉出盔甲,边往外跑边裹在身上。
一出帐门,便见那两个女子也谨慎跟来,吕宥高喝一声:
“保护公主!”
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