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图南 > 第40章 第四十章双赢

第40章 第四十章双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春耕开始前,图南放出消息自己要举办一场宴饮宴请商人,送给商人们一笔大生意,旋即发出一千份请帖。

春耕结束时,望云县的商人密度翻了三番,搞到请帖的拿着请帖入宴,没拿到请帖的蹭有请帖的商人的请帖——每份请帖除了自己,还允许带俩人。

春耕做为农忙时节之一,本就是物资大量消耗的时节,再加上涌入的商人,望云县物价在极短时间翻了一倍。

米献几乎一日三催让图南想干啥赶紧的,人走了物价就可以恢复了。

“他们不会走的,而且之后会有更多劳动力到来。”图南道。

米献有种不好的预感。“那物价。”

“粮价涨了就多吃鱼吧,反正望云县如今靠海,吃鱼很方便。”

米献:“陆地生物与鲛人不同,我们不能只吃鱼。”

“好吧,我会想办法弄来一百万石粮食解决这个问题。”

“一百万石粮食?你想做什么?”

“营建水利,罗堰不是说了吗,要修建那些水利,需要五万劳动力干十载,本土粮食产量不够,鲛人在一个地方任期最长十载,之后没特殊情况就得挪窝。来都来了,我准备在走之前将这事办完,避免继任者推翻我的政策。”

米献想说这么激进的大兴土木是不是不太好。

五万人干十年是什么概念?

一个壮劳动力每天从事重体力活,只是吃粮食,又不想死人,一日需消耗四五斤粮,一岁保守需十二石粮,五万人十载便是六百万石粮食,这是一个让人看一眼都觉得要上天的数字。而这还只是直接消耗,没将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加上。

但若能修建起来,望云县也将是长白云岛最大的粮仓。

可继任者会不会延续前任的政策是个致命问题,尤其是图南这个前任的政策怎么看怎么离谱。

“如此庞大的工程,会不会搞出死伤枕藉的情况?”

图南一脸你太伤我的心了。“我在你眼里就是这种人?”

米献想了想。“你不是,那你速战速决,这段时间我再想想办法,将物价控制住,不影响民生。”

图南点头。

太多脱产者存在确实不是好事,图南也不等更多商人赶来了,春耕一结束便召开了宴饮。

酒过三巡,图南取出一张舆图铺开。

舆图上是望云县曲折的海岸线,但舆图上漫长且曲折的海岸线一点不孤单,密密麻麻全是商铺船只木桥。

陆地生物的商人还懵逼着,鲛人与疍人的商人却迅速反应过来。

“府君莫不是要将望云县沿海打造成海市?”

在海岸线修建大型设施,营建商铺食肆酒肆,乍一看让人怀疑是否脑子窒息时拿出来的方案,但鲛人与疍人一个水生物种一个两栖物种,一眼就能看出这种设施的客户群——卖商品给陆地生物,这种选址确实很窒息,但卖给鲛人与疍人就很正常了。

尤其是鲛人,因为无法上岸,以往与陆地生物的贸易都是陆地生物开着船到海里约定俗成的海域集市。

如此一来鲛人是方便了,但陆地生物非常不方便,船跑一趟能拉多少货物?

能赚,但赚得太少了,至少在商人看来很少,自己明明能赚更多。

将海市移到海岸线周围,陆地生物便不用受制于交通,可以卖更多东西,鲛人虽然需要多跑几步,但能买到的货物与货物种类都增加了,也更便宜。

为什么其它地方没建这样的海市?

一方面是没需求,或者就算有也没人看得到,另一方面是与鲛人的信任问题。

但望云县是海国的地盘,鲛人会信任本地的安全,本地也能且有意愿维护贸易秩序,最重要的是,望云县收商税,能从海市中获利。

图南颔首。“因着是第一遭,头三载,这些商铺,商税只十税二,只是有一事定不下。”

“不知府君有何烦心事?”

“第一批商铺暂定六百家,诸位却有两三千家,不够分啊,要如何分配,在下着实为难。”

一名商人瞬间闻弦歌知雅意:“听闻府君近来在为望云县修建道路,在下愿为望云县出资修五里路,明日便将钱送至府君府上。”

图南露出笑容,上道。

见此,其余商人也不甘示弱。

“在下愿为望云县修十里路。”

“我愿修二十里。”

“我愿修二十六里。”

氛围愈发火热,迅速往三十里四十里路去,更有甚者表示愿意给图南送几箱子“土仪”,眼看越来越不像话,图南赶紧喊停。

“诸位误会了,在下为官非为财,也无意借此事勒索诸位。”图南直白道。

商人们噎了下。

很想说做官不图钱?那你图什么?

个别商人反应比较敏捷。

这家伙是鲛人,海国又是海皇与海后共治,不同于陆地王朝的官吏除了追求钱也没别的可以追求,海国的官吏还可以追求至高权柄。

这家伙莫非是奔着海后之位去的?

那,我想投资一笔来得及吗?

虽然这家伙只是县长,与海后的距离有十万八千里,但投资海后的回报太高,广撒网,只要有一笔投对都能回本。

还不知一部分人在想什么的图南介绍其自己的解决方案。

“诸位人太多,商铺不够分,怎么分都伤感情,既如此,不如价高者得。在下将商铺地段的卖给诸位,并出建筑设计图,诸位再雇佣氓庶于上营建自己想经营的商铺,而官署所得的钱用于营建本县道路水利,一举多得。”

众人:“....”你要不还是收土仪吧?薅羊毛也不能逮着一批羊反复薅。

奈何图南坚定的不要土仪,就要搞拍卖,不接受就离开,她不强迫。

“可有人有异议,诸位若无异议,在下为诸位介绍一下每个地段的优缺点。”

图南不知从哪摸出一根竹鞭,点在舆图上,一个一个地段介绍起来,地利如何,海边风大,营建怎样的建筑可以更好的挡风,鲛人与疍人往来方便与否,适合做什么生意。

介绍完后便让众人开始竞价,每个地段,价高者得。

商人们并未马上开始竞价,而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半天才开始喊价。

竞价得人不多,看得出来商人在方才的窃窃私语中或结盟或达成了一致,但图南也无所谓,海边商业街的最大利润是商税,地段本身的价值有钱拿就行,吃相太难看,肥羊就跑了。

拍卖结束,图南带着四大车货币、布匹——海国法律允许布匹当钱,有些商人没有足够的现钱便拿布匹当钱——回到官署,让仓吏将东西做个登记,存放到仓库里。

存放到一半时米献便跑了来,

“赚了多少?”

“货贝三万索,玳瑁币六万,绢四千,兕国金铢五千,雨师国金铢一万....这些商人真有钱。”图南唏嘘不已。“无怪乎海国一直以来大力发展商贸。”

米献的眼睛随着图南的介绍冒出绿光,抓住图南的手臂道:“草市庙市有钱盖了。”

图南无语。“你要不要考虑一下望云县的人口密度?庙市的需求还好,草市,乡野有这个需求吗?”

米献道:“有,他们买针头线脑的生活必需品都是靠货郎,太贵了,若有草市,价格可以下去。当然,只是如此不值得专门设草市,人太少,无法形成市,但氓庶还可以搞些农副产品摆摊。”

“望云县除了刚发过俸禄的官吏,应该没有活着的有余钱买东西的人吧?”

“本地人没有,但海里的鲛人呢?”米献道。“总会有人去草市进货,运到海市去售卖,据我所知,你们好像很喜欢陆地上的谷米蔬果。”

图南思考须臾。“也行,要多少钱?”

米献一指钱货。“全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