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米沙
阿廖沙爸爸拥有工科副博士学位,早年在俄罗斯能源企业工作。后来转行金融投资,先去了高盛做咨询,又到某投资集团担任合伙人。
几经浮沉加上机缘巧合后,现在已经身价不菲,成为了妥妥的精英人士。
他还有很多挂名头衔,比如在某企业家协会担任理事,是某某智库成员,在联合国某理事会担任顾问。
这一次高峰论坛,阿廖沙爸爸也在来访名单之中。
同时,因为他挂名的某协会和燕外有合作关系,因此行程里还安排了该协会成员一起参观燕外校园。
参观校园的那天,俄语系学生被安排去校门口迎宾。
阿廖沙则一大早就躲去了体育馆天台,还让孙琬祎随时给她通风报信,若有风头不对,他随时转移阵地。
其实,若只是他爸来,还不至于让他反应过激,但这次跟着来的,还另有其人。
孙琬祎半路从陪同队伍里偷溜出来,远远地看到一个长相精致的外国男人正在体育馆门口抬头张望。
这人大概在一米九左右,稻草金色头发,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藏蓝西装,配着浅蓝色衬衫,身姿挺拔,仪容精致,像是刚刚从秀场走完秀的男模。
这人长得实在太有杀伤力,连过路的猫猫狗狗都要多打量几眼。
孙琬祎要去体育馆天台,只能从他身边经过。
男人打量了一眼她胸前戴的迎宾工牌,视线随着她移动。
孙琬祎以为这人也是来参观的,找不到队伍了,于是小声提醒:“参观的人往校史馆方向去了。”
男人没有说话,只是俯首。他有一双灰蓝色眼睛,如同高空俯瞰下,西伯利亚荒原上凝结的冰河,又如天空之境雾蒙蒙的水云。
是一双看电线杆都能显出深情的眼睛。
孙琬祎忍不住迷糊了一下。
孙琬祎上了天台,男人也三两步跟了上来。
他腿长,一步迈两个台阶也如履平地,体育馆楼梯间空旷,皮鞋踩在上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直到阿廖沙看到男人,脱口一句“米沙”,孙琬祎才知道这人是阿廖沙他大哥米哈伊尔。
米哈伊尔在露台边站定,手抄着兜,气定神闲地打了声招呼。
“好久不见,老弟。”
米哈伊尔比阿廖沙大十岁,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后来去了麦肯锡工作,现在到一家创业公司担任cfo。
从个人履历上来看,米哈伊尔无意延续了布拉津斯布拉金斯基家的精英传统,是父母眼中的优秀孩子。
然而不是这样。
阿廖沙很小的时候,米哈伊尔就去英国读书了。
因为他父母想让长子获得英国绿卡,而英国有的移民政策是,在其境内待满十年,期间离境时间不超过某个限制,才有资格申请永居。
他妈妈本来打算去陪读,但要考虑到阿廖沙年纪太小,还需要人照顾,所以最后没去。
他的父母希望儿子安安分分在英国上完大学,拿到绿卡,从此在英国落地扎根。
而他们,也可以顺势进入伦敦中上流阶层的社交圈,和本土贵族们一起喝下午茶谈笑风生。
这样的情形太有吸引力,所以即使米哈伊尔中途打电话回来,说自己受不了异国他乡的孤独,想休学回家散散心。
他爸妈轮番上阵劝说,告诉他留在英国的前景多么多么具有吸引力,现在回来可就前功尽弃了。
“逃避是懦夫行为!”他们在电话里吼道。
他们以为给长子安排好了一条人生捷径,并毫不怀疑米哈伊尔会贯彻执行。
但在最后一年申请季即将结束的时候,米哈伊尔直接给父母打来电话,说自己去美国读大学了。
这意味着他们筹划多年的移民计划直接泡汤。
父亲愤怒地来质问米哈伊尔,但米哈伊尔直接失联。
他退掉了租的房子,不回复任何消息。等到再有米哈伊尔动态时,是他发了一条ins,配图是康奈尔大学的校园。
父母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有了去美国的想法,甚至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去考了托福。
他们理解不了米哈伊尔为何会执着地和他们对着干。
但父母也约束不了他,米哈伊尔很早就开始琢磨赚钱的门道。
在别的小孩还流着鼻涕玩沙子的时候,他已经靠卖盗版游戏光碟赚来了第一桶金。
九十年代末千禧年初,俄罗斯盗版游戏横行。他们的一个姑父在游戏公司akella工作,米哈伊尔从他那里搞到了很多盗版游戏资源。
等到俄罗斯版权意识逐渐兴起后,他便迅速给自己报名了unity公司的实习,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新锐的游戏创作者,开始大谈版权、原创保护。
其实他未必有多么热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