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气象之女晋升日常 > 第23章 宣扬

第23章 宣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泉是个急性子,也不管在场的还有官员,怒骂道:“官府的人干什么吃的,连赈灾粮都守不好,吃着皇粮还做不好事吗?”

说完,他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他面前坐着两个货真价实的大人。

赵泉尴尬地不知道手往哪里放,只是悻悻笑着。

姜明葵瞥了他一眼,说道:“私下里说说就好了,人前要慎言。赵泉,你如今是赵家庄的里正,你可明白此刻最重要的是什么?”

大高个汉子摸着脑袋,颇为憨厚地笑笑。

他说道:“把秧田守好,管好赵家庄的人,不准任何人擅自传消息到村里,以免引起恐慌。”

姜明葵浅笑,循循善诱道:“还有呢?”

赵泉支支吾吾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姜明葵看向赵泉,向他投射了一股极为信任的目光,赵泉不由得挺起脊背。

她柔声道:“赵家庄现在缺少一个扬名的机会。赵泉,你同周边几个村子关系都还不错,新种的消息不用再瞒了,从明天起,我要阳覃的每一个村落都知道赵家庄新种长势极好,有望十月下旬收获。”

姜明葵笑意更盛,她眼睛被烛火映照得很亮,流光溢彩。

她说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我要推行新种,就得让所有人都看到新种的成效。没有什么比亲眼所见更让人相信了。”

赵泉听到姜明葵如此说,越发觉得自己肩负了格外光荣的使命。

他拍了拍胸脯,正色道:“大人有恩于整个赵家庄,这件事村中所有人必当为大人办成。”

只靠赵泉一个人宣传也是不够的,姜明葵也要派人四处宣扬。

她要下一盘大棋。

施重淞今日已在两地宣扬赈灾粮告急,陈满的米行便闭店。

只怕再和二皇子商议对策。

卫家的米行绝不会先于陈满开门,剩下几家小米行影响不大。

赵家庄新种长势良好,十月份会收割也会传到陈满的耳朵里。

留给他卖米粮的时间绝不算多。

陈满和太子是打算将高价收来的米价低价贱卖还是在一家独大时多赚些钱呢?

她猜是后者。

1929年经济大危机时,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进河里,也绝不贱卖。

暴利面前,陈满忍不住的。

她有些期待同陈满对垒了。

吃过晚饭,姜明葵和卫霜凝回到城中。

卫霜凝有意去库房看看存粮,姜明葵也跟着看看卫元的私产。

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

她本以为施重淞已经足够富有,没想到这位也不遑多让。

姜明葵快被琳琅满目的珠宝晃瞎了眼,趁着卫霜凝转身,赶紧稳了下心神。

否则她害怕她真的忍不住偷拿几条。

卫霜凝倒是直接走进了卫元囤积的米粮处。

卫元囤的米粮绝不再少数,再加上京中和施重淞送来的,姜明葵想同陈满压价格还是可行的。

她看向姜明葵,问道:“阿葵可有想过如何对标陈家的米行吗?”

姜明葵对经商这件事并不算擅长,转而问道:“霜凝有什么想法吗?”

卫霜凝轻轻摸了一下脖子上的貔貅玉坠,正色道:“我估摸着,陈满应当会涨价到一斗六百文左右。”

六百文?接近一贯钱?

姜明葵饶是知道陈满哄抬米价,也不可置信地看向卫霜凝。

按照北齐前些年的粮价,一石也就一千文钱,也就是每石一贯钱。

一石等于十斗米,按照陈满的定价,一石米就要六贯钱,也就是六两银子。

一斗六百文已经不能算是疯涨了,是要榨干人身上的最后一滴血。

阳覃和宣朔本就比不得京城,大部分百姓交完赋税后,勉强生活下去。

他是打定了所有人都会买比金子还贵的米吗?

姜明葵愤怒地锤了一下墙壁,恨不得冲到陈满家里,一剑砍了他。

卫霜凝又道:“我说的是他最终的价格。若我是他,会先给权贵让利,以比收购价高一些的价格卖出一部分给权贵。让所有人都知道存粮不多,这个时候便开始涨价,一天比一天涨得更高,最终涨到每斗六百文。”

是啊,这样不是明晃晃昭示所有人。

只有这么一点了,物以稀为贵,涨到如此高也不是我的错。

太卑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