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说话的人一时张不开口,贾赦提示道,“你们有没有人觉得手上的事情无趣,想要换一换的?或者手下有空置的人才,能荐给我用一用?”
“当然,要是你们自觉才华未能彻底施展,向我自荐,我会更开心。”
在座这些人已经过了一轮考验,他们越能干,他就能越省心。
顶着贾赦期盼的眼神,夏辉无奈地苦笑,“老爷,非是我们推脱。正如顺熙所言,咱们自己手上的事也就勉强撑过去,着实无能为力啊。”
“那你们荐几个人手给我?”贾赦不死心地道,“你们的儿孙、女婿,手下的管事、伙计,或者家中的闺女媳妇,只要有才的都可以。”
贾赦说的很大气,夏辉等人很为难。
静默半晌,承书讨好地笑,“老爷,你就别为难我们了!你别看我们只带着一两个人在身边,实则家里的人要稳住后方,动弹不得的。”
“至于管事和伙计,咱们自己都还想多找几个机灵的使唤,真的没人能荐给老爷了。”
“更何况,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我们只愿安分守己,平平稳稳地过活。”
若是与其他有了牵扯,谁知又会生出什么事,他们只图“稳妥”二字。
贾赦明白了几人的意思,心里能够理解,却更不愿将自己投入到琐碎中去。
于是他想了想道,“我听闻,陶梓进置下的各项产业,都各自有掌柜打理,陶梓进只负责统筹协调,没错吧?”
“正是如此。”夏辉认同地点头。
“那你们便告知他们,往后由他们继续打理,我每年派人巡查对账。”贾赦沉吟道,“有功者,按其功劳大小,赏银钱、珍宝、分红等等,便是想要放籍,功劳足够也可;有过之人,按其过错大小,处以罚俸、降职、发卖不等。”
金顺熙立刻问道,“老爷,我们打理的产业,也要每年巡查对账吧?”
他倒不是眼热奖赏,他是烦恼以往的账本子还在庄子里堆着,他一点也不想看到它们继续摞得更高。
夏辉几人也投来热切的目光,泯然众人、照章办事,才是安稳长久的法子。
“行吧,你们的也一样,每年巡查对账。”贾赦妥协,转而提出了条件,“不过巡查的人,我要从你们手下抽一部分。”
夏辉笑道,“老爷说笑了,这些全是老爷的产业,如何使唤人手自然都由老爷做主。”
贾赦满意地笑了,“第一个就选金闻,他天天被顺熙催着改良,想来更易分辨各个铺子新品之优劣,不致让人糊弄我。”
“第二个人,我要夏旋的次子夏安。听说他记忆力超群,我要他往市井中多听多看,免得让人在账本上做手脚。”
他沉静的目光扫过众人,“你们觉得如何?”
无人与他说过夏安的事,这是贾赦的一次试探,试探他们对于他另有消息来源的态度。
夏辉等人迅速接收到这个试探,然后面上全流露出欣喜。
他们不曾做过亏心事,而老爷的能耐比他们想象中更厉害,做下人的自然只剩下高兴。
对于贾赦要人的事,金顺熙代为回应,“老爷看中他们,是他们的荣幸。要不今日便让金闻跟老爷回府?”
夏旋也道,“我也给家里传信,让夏安立刻就去府上伺候。”
“不用这么急。”贾赦摇头,“而且我也不准备让他们进府。”
有陶梓进多年辛苦,如今贾赦的这些产业明面上与荣国府并不如何相干,他也没必要硬给它们过了明路,也免得还要担心遭人觊觎。
“我准备在外头置办一间宅子,金闻他们都住过去,往后联络也放在那里。”
金顺熙惊讶道,“老爷何必再置办?那闲居就是陶梓进买下,令陶远墨按老爷你的喜好装饰的。”
想起这就是陶远墨离开荣国府的借口,金顺熙尴尬地闭上了嘴。老爷就算恨屋及乌厌了闲居,也千万不要牵累上他!
贾赦没管金顺熙的胡思乱想,回忆了下当日一晃而过的闲居,说不上是他什么时候的喜好,但那座宅子并不差。
于是他点头,“好,那就定下闲居好了。你们往后有事便往闲居递消息,我会每日派人过去收取的。”
嗯,下次写信给屠渊,便让他也把回信送到闲居去。贾赦得意地想,如此他们的联系便更隐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