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世子他说要报复我 > 第61章 昔娘子

第61章 昔娘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昔娘子在窗边的椅子上落座,起手势,轻抚弦,琵琶的音色悠扬,佐着昔娘子婉转的吟唱盈满整间厢房。

徐遗感觉面前似有清风拂过,他朝窗外望去,恰巧有云从树枝间穿过,清风带着几片飘落的树叶进屋停留。

昔娘子明媚的双眼铺着一层水雾,嘴角的笑意始终挂着,她唱道:

“忍把相思付泥土,有情者无心肠,望来时路。烟愁叶萧疏。”

弦音突换成切切哀悲,昔娘子抚弦的指尖也无意识发抖,徐遗听出变化,凝神紧盯着纱幔。

“昔日琼台改荒芜,今有遗恨凋芳骨。何凄凄?又凄凄。零落栖此处。”

昔娘子唱罢,厢房里仍是哀婉氛围,这本是一曲道尽女子受情郎抛弃而凄凄哀怨的故事,可是某些词句上倒生起徐遗想往下探究的想法。

“昔娘子果然好曲,词中感情真切,令听者闻之不免跟着伤心起来。”

“那公子落泪了?”昔娘子将琵琶放置架上,尚有一滴泪在颊上挂着,她没有将它拂去,只是倚在窗边。

“没有。”徐遗如实回答。

昔娘子笑起来:“以往的人听完这首,多多少少会替词中女子落下几滴泪,再问我这女子最后如何了,公子就不好奇?”

徐遗蹙眉:“‘零落栖此处。’这已经是答案了。”

昔娘子不语,抬头望向天空,自她来这揽云楼,每每从这里看去都能见到一片白云寂然不动,无论风吹,不管雨落,它始终在这陪着她。

这揽云楼干脆叫锁云楼好了。

“是啊,此处即是她的归宿。”昔娘子低下头,看向稳坐不动的徐遗,像是再说笑话一般,“还有人把我当成这词中女子,想要挑开这层纱幔带我走,承诺不让我与这女子一样。倘若她真的需要别人怜惜,又怎会还栖在此处呢,公子说是不是?”

“我非女子,亦不能想。不过要问也应当问她本人,旁人再如何解读也是猜测。”

昔娘子低眉敛愁,释然道:“说的极是,我想她今后大概会安心的罢。”

“在下有一事相问,还请昔娘子告知。”

“公子请说。”

徐遗反复研读最后那几句唱词,道:“敢问这首曲子是何人填词?”

“是我填的,怎么了?”

“只是觉得有些熟悉,昔娘子是否读过张熙岱的《弃琼台》?”

昔娘子点头,念出那句:“‘何凄凄?敢凄凄。再把高楼住。’”

“是这句。”

“这句词,公子可知说的是什么吗。”

徐遗岂会不知,这是张熙岱一生所著诗文中最有名的一首,也是这首让人抓住他言语讥讽朝廷官员有结党营私之嫌、暗嘲当今官家为政不勉的错处,从此贬黜不得入京。

后来张熙岱的词便离不开揽云楼了,揽云楼的一切成了他的倾听者和诉说者。

昔娘子又慢慢说道:“这首曲子我唱了多年,唱给无数人听过,但听懂的也只有张知县和公子二人而已。那在公子眼里张知县是个什么样的人?”

徐遗恳切:“想来张知县敢在前程有望之时,能义无反顾为有冤者鸣不平,才至一生仕途坎坷,高志难落,却也不曾起过攀附之心。这份孤勇,在下佩服。”

昔娘子再次触动,幽幽道:“有冤者,至今仍有冤,也让为他说话的人成了有冤者……”

徐遗正思考着这句话的意思,昔娘子便微微欠身:“公子要找的东西就在这纱幔背后。”

清丽的人影缓步离去,徐遗等到看不见昔娘子的身影才挑开纱幔走进去,靠墙的长案上摆着一本诗稿。

徐遗快步走近拿起它,一页页翻看着。

第一页便是那首《弃琼台》,而后还详细记录着这首词背后的那桩案子,而昔娘子便是里面失了双亲的女儿。

贵筵岂知吃饭苦,有心者下琼台,难依明主。狡计饱肥肚。

常有恨泪浇筷著,又有浊水埋忠骨。何凄凄?敢凄凄。再把高楼住。

《弃琼台》后,多是正言不讳地骂着当朝种种弊政,骂地方官员苛捐杂税鱼肉百姓,骂韩骞与吕信二人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世人都道张兄痴山爱水,却不知这首首血泪之后的至诚盼切之心呐。”

齐复与徐遗站在张熙岱的墓前祭拜,墓碑上已爬满青苔,四周有青草覆盖,生机盎然。头顶树木如伞倾下,可挡风雨,可阻飘雪。

墓边不远处的河水在昼夜间不断流过,水声清透,水面澄澈见底,游鱼自由四窜。

徐遗拱手弯腰郑重地行了学子之礼,才道:“张知县与此处山水长眠已久,该让世人听见这里清澈动听的声音了。”又羞惭地转向齐复,“先前在揽云楼不知齐知县的用意,以致误会,是晚生的不是。”

齐复笑着摆手:“欸,这些都是题外话,你不必放在心上,张兄也不会在意的。”

“诗稿既已拿到,晚生也该启程回京,多谢齐知县这几日的招待。”

回县府途中,在某个暗处有人对徐遗虎视眈眈,再准确说来,是对他手中的诗稿虎视眈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